近日,江苏省发布了《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继续推进大气、土壤、水、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目标;同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也相继发布,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碳达峰关键期,提出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方面主要目标。通过深入学习以上文件,发现以下工作重点:
一是推进能源结构改型,提高非化石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二是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推动钢铁、有色金属行业、建材行业、石化化工碳达峰,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三是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
四是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创新能力,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
务实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工作,明确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目标任务,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从事的环评评估工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贯彻上述工作重点:
一是从严评估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的前提,推动工业行业碳达峰、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尤为重要。在今后的环评评估工作中需要根据相关部门要求,重点关注钢铁、有色金属行业、建材行业、石化化工等项目的环评评估,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从技术角度上坚决不予通过。
二是关注评估项目的能耗和碳排放水平。对于新增项目,鼓励企业选择绿色、高效、低能耗的设备和工艺方案,从源头降低碳排放,提高工业企业的绿色发展水平。
三是了解绿色低碳科技知识和发展情况,提升自我绿色生活水平。在新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国家、江苏省对碳达峰、碳中和提出了新的要求,我自身也应顺应时代发展,努力学习先进低碳科技知识和发展情况,将低碳排放思维放入到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从交通出行、购物等方面降低个人碳排放,为早日实现国家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我国一定能够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打赢新时期环境保护攻坚战。
(二)投资咨询科 吴朋生
在仔细阅读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文件后,我对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具体如下:
美好生态环境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生态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来源,是日常生活的背景,是开创未来美好生活的基础。建设美好生态环境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也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参与其中的行动指南。建设美好生态环境,不仅要从国家层面控制“双碳”,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也要从省级层面制定实现“双碳”目标的计划书和路线图,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清理高耗能产业、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实现产业链条的绿色发展;更要每一个普通人从日常点滴生活做起,节水节电、购买绿色产品、植树造林、爱护环境,才能早日建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三)生态规划科 李舵
我国从十三五的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意味着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范围更广,要求也更高。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密不可分、相互作用,需要统筹部署、协同发力,在扩大环境容量的同时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我国已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国已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同时也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四)生态规划科 张冰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ー。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通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重要文件,使我意识到,作为环保工作者的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保障。首先我们要做到尽自己所能,为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献言献策,要坚持把碳市场建设的一般性理论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全国碳市场,在制度、设施、核算等各方面重点推进;其次企业作为主体,将在节能减排中扮演重要角色,应倡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多应用低能耗低碳技术,在技术变革的同时,企业也将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最后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例如,从个人做起,自备餐盒、手提袋,拒绝一次性用品。随手关灯,让节约用电成为习惯。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真正做到绿色出行,为“十四五”的良好开局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排污权管理科 李娜
认真做好江苏省排污许可工作,在全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协助省生态环境厅做好排污许可技术支撑工作,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强化排污许可证后监管,督促排污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持证排污、按证排污、依证监管。利用三年的时间,完成排污许可证和执行报告的技术复核工作,切实提高排污许可核发质量。研究排污许可制度与环评积极推进排污许可试点工作,探索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为全面推进实施排污许可制分享江苏经验。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联动管理,逐步实现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
(六)排污权管理科 戴文娟
作为一名生态环境保护战线的工作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光与热,为国家、为江苏的减污降碳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就目前我主要从事的排污权管理业务,我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是助力完善排污权制度体系建设。目前省级层面做好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制度建设并未完全与排污许可、环评、总量等制度的衔接,为进一步完善排污权制度,个人层面应多调研其他试点省市排污权交易相关制度,学习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为完善我省排污权交易制度助力。二是提供排污权交易平台咨询服务。全省排污权交易平台正式上线后,开通了排污权交易咨询热线,我将秉持“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宗旨,用贴心的服务、暖心的态度,为群众提供最及时的回复,就企业在实际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相关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三是继续推动排污权交易宣贯工作。继续深入基层宣贯排污权交易相关政策,让企业逐步形成“多排污多花钱,少排污能赚钱”的思维,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治理污染,为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绿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